近日由國家衛健委辦公廳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再次提到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循環支持中應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此外先后發布的《重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與管理共識》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合理用藥專家共識》在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中均推薦使用多巴胺作為抗休克的選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重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與管理共識
原文截選
(三)危重型
6、合并休克的治療:
出現持續性低血壓,在充分容量復蘇后仍然需要血管活性藥來維持平均動脈壓(MΑP)≥65mmHg,以及血乳酸濃度>2mmol/L。
早期休克的臨床表現包括: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紫紺、冷汗、心率快、脈搏細速等,嚴重者可出現意識淡漠、點頭呼吸、皮膚花斑、尿量減少[< 0.5mL/(kg?h)]等。
(1)液體復蘇:推薦在3h內予以30mL/kg體重的晶體快速靜脈滴注,液體復蘇的目標為維持MΑP≥65mmHg,血乳酸明顯下降。復蘇液體可以選擇生理鹽水、平衡鹽等,必要時也可以使用白蛋白作為補充。對于年齡≥65歲或有基礎心臟疾患的患者,液體復蘇應更加謹慎。推薦使用補液實驗或被動抬腿實驗評估患者容量反應性,降低大量快速補液導致的急性左心衰竭等的風險。對于容量復蘇后血液動力學仍然不穩定者,進一步的液體治療策略應當在更為精細的血液動力學監測下進行,包括:中心靜脈壓監測、有創動脈壓監測、氧代謝分析、床旁B超及連續性脈搏指示的心輸出量監測(PiCCO) 等。
(2)血管活性藥物運用:推薦使用去甲腎上腺素作為首選血管活性藥物,其他可以選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間脛胺等,也可使用垂體后葉素。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合理用藥專家共識
為什么多巴胺被反復推薦?
1、新冠肺炎的救治進入攻堅階段,目前截至今日在現有確診病例中,重癥病人約占1/5,這個比例不小,救治的壓力很大。
2、重癥患者合并休克時,常需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的治療。而多巴胺作為臨床常用的血管活性藥物,既可通過激動β受體增加心排血量來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進而穩定血壓,又可在關鍵時刻以大劑量激動α受體升壓急救。
3、鑒于病人的個體化治療,多數患者需要作用機制不同的血管活性藥聯合使用,常見的如去甲腎上腺素聯合多巴胺的應用。
警惕藥品輔料亞硫酸鹽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伴呼吸道癥狀時
多巴胺注射液中含有的輔料為亞硫酸氫鈉和依地酸二鈉。
亞硫酸氫鈉是是常見過敏原之一,可以在敏感人群中誘發相應的超敏反應癥狀,如呼吸、消化(惡心、嘔吐等)系統反應,其中哮喘反應最為常見。此外可進入體循環中,通過與多種體液或細胞成分發生作用進而對各組織和器官產生毒性 。國際組織和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對于亞硫酸鹽使用的管控力度都在不斷加強,并呈現出逐漸禁止其使用的趨勢。
其中依地酸二鈉早在2008年美國FDA已經收到11例與使用依地酸二鈉相關的死亡報告,特別是兒童,由于誤用依地酸二鈉,可能會導致血鈣嚴重降低引起抽搐甚至死亡。
因其具有誤用致死的可能性,且目前已有多種可治療高鈣血癥、心律失常的替代新藥,FDA建議醫院對繼續采購依地酸二鈉的必要性進行評價。